【本刊林宏祥撰述】如果说《我爱我的国家Negarakuku》发表后所引起的震荡令24岁创作人黄明志始料不及,昨晚“马来西亚各族群救救黄明志爱国讲座会”的讨论恐怕更在黄明志意料之外;两名马来人主讲人卡立嘉化与阿米鲁丁充分肯定《我爱我的国家Negarakuku》是爱国歌曲,更形容黄明志之举犹如掀开潘朵拉(Pandora)的盒子,只待什么时候释放“希望”。
有别于前晚(8月19日)民主行动党声势浩大的四百人声援大会,人民公正党昨晚在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二楼举办的座谈会兼“爱国国歌录影短片创作比赛”推介礼,仅吸引近150名不同族群的出席者;不过,一字排开的马来人主讲人皆肯定黄明志的创作,其中自称“自由主义者”的卡立嘉化(Khalid Jaafar)及人民公正党青年团副团长阿米鲁丁(Amirudin Shari)更在黄明志形容“祈祷声走音、破音”的字句上,表示认同与谅解。
1970年代学运领袖希山慕丁莱益斯(Hishamuddin Rais)以一贯不羁的本色,力揭政府50年以来建构的谎言,痛斥主流报章“化妆师”(Spin Doctor)以愚蠢的谎言欺骗读者。
相对于希山慕丁莱益斯,最年轻主讲人、也是学运领袖阿敏依德里斯(Amin
Idris)则比较“拘束”,虽然矛头还是指向当权者,然而在后来延伸讨论独立斗士时未提马来亚共产党,而遭希山慕丁莱益斯当场“提醒”、“纠正”。
有趣的是,现场一名出席者邱博闻在交流时段用广东话唱出基督教圣诗《爱河中的生活》一曲,曲子却是我国国歌《Negaraku》。他向听得一头雾水的出席者解释,这是香港神的教会其中一首诗歌,更称该教会告诉他,他们并非抄袭马来西亚国歌,引起哄堂。
黄明志的音乐耳朵
阿米鲁丁摘录《我爱我的国家Negarakuku》开场白“我爱我的国家/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……”,论证这是黄明志爱国的表白。
同是出自策略研究中心(Institut Kajian Dasar,简称IKD)的阿米鲁丁与执行主任卡立嘉化的想法接近,他认为黄明志只是在吐诉自己没有获得国家公平的对待,而黄明志也表达了当下年轻人最担忧的“警察贪污”、“公务员效率”、“经济教育固打制”等问题。
自认倾向“勿对付黄明志”的阿米鲁丁(左图)说,黄明志展露了本地年轻人的志向,即对自由、公正、法治(宪法)的渴求。他在结尾时念出卡立嘉化部落格网民留言,评述黄明志对祈祷声的形容:“……黄明志的耳朵是音乐人的耳朵,因此经扩音器放大的走音,触动了艺术的灵魂。”
他继续念道:“回教堂管理人必须正视这个提醒,确保只有真正能够朗诵祈祷的人担任此职(bilal)。若不能唱,平音朗诵即可,不要唱。试想像不能唱歌的人透过麦克风发出声音。”
黄明志曾在8月9日发表六点声明,在第三点绝对没有侮辱宗教的声明中,他提及“歌词中有一段提到,有些回教诵经者会唱到走音,有些则会唱到破音,有些声音像公鸡”。黄明志说:“在以上每一句歌词中,都有写到“有些”。本人是音乐人,可以轻易听出有无走音或破音,这些都是事实(至少在我家附近的诵经者有些可能年纪问题,会造成声音无法控制而破音)。”【点击:网民扬言放火烧屋及杀害他
黄明志六点声明盼报章澄清】
卡立嘉化也为黄明志辩护,指上述歌词仅在提醒回教徒与通过扩音器祈祷的人。也是回教徒的卡立嘉化附和其友rastom的留言,回教堂应遴选声音动听的人祈祷,而不是以让人觉得刺耳的声音在凌晨五点祈祷,并建议若宗教发展局(Jabatan Kemajuan Islam Malaysia,简称JAKIM)训练声音优美的祈祷人。
卡立嘉化说:“……听闻祈祷声的不止是回教徒,非回教徒也听闻祈祷声。祈祷声进入了公共空间,而回教徒必须敏感,因为其他人也听闻,也会评价祈祷的声音……动听、优美,或刺耳,我就常常听到刺耳的祈祷声音。”
因为爱国,威胁假装爱国者
自称不以“最高理事”党职,反以“自由主义者”前来主讲的卡立嘉化有更深入的分析。他坚持反对纂改国歌、国旗,认为这些象征符号记载了人民血汗斗争史,也是国际邦交礼仪上的象征物。
但是,谈到黄明志的《我爱我的国家Negarakuku》,对“自由”充满信心的他,致力捍卫“自由表达”的权利。他将此曲封为“最爱国的歌曲”之一,只是黄明志以批判、揭露施政偏差舞弊的方式,表达自己爱国的情操,故对“假装爱国者”构成极大的威胁。
认为“文艺地位超越政党、种族”的卡立嘉化(左图),不苟同外界贬黄明志为“疯孩子”(budak
gila),疾呼严正看待黄明志这名艺术家。他举例印尼文化人古纳万(Goenawan Soesatyo
Mohamad)在1964年,就以24岁之龄发表震撼印尼、强调文化人应展现信心而非屈服于强权的“文化宣言”(Manifesto
Budaya),驳斥“黄明志不过是23、24岁不懂事的孩子”之说。
卡立嘉化没有回避禁区,直言在第21世纪,黄明志只将歌曲唱给马来西亚华人,而非马来西亚民族之举感到焦虑。他摘录《我爱我的国家Negarakuku》内一段歌词:“不要怪/我们没有受到公平照顾/这样才能证明我们华人不怕吃苦/这样才能训练我们逆境寻找出路/不要觉得他们的标准/很奇怪/因为这样反而表现我们/很厉害/没有被宠坏的小孩/才不会依赖/不然你看有人到现在/还没有断奶”。
华人爱马来西亚是单恋?
他认为,如果黄明志是严肃(serious)的艺术家,以上歌词的种族色彩不该出现。不过,卡立嘉化接着说:“他有权利这样表达。”
他叙述自己最近阅及一名美国籍、德国后裔的犹太作者的文章,表露犹太人对德国、德语的热爱超乎一切,但是德国却上演犹太人最残酷的悲剧,犹太人对德国的感情于是付诸流水。
卡立嘉化于是提出:“来自(柔佛州)麻坡的黄明志,或许也认为华人对马来西亚的感情,也是一种付诸流水的单恋(cinta
tak berbalas)。我们必须探索这种心理现象,这是很重要的事情。没有回报的爱,是最痛彻心扉的!”
他接着说:“因此,如果有一代人如是感受,他有权利这样表达。而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。因此,他是否认为华人对马来西亚的爱情是没有回报的,还是他尚未摆脱一些偏见?”
卡立嘉化对《我爱我的国家Negarakuku》中的“种族色彩”提出另一可能的解读,即黄明志尚受限于殖民者尝试散播的“土著懒惰、落后”的偏见。他举国家出现在砂拉越的第一首“国歌”,由查尔斯(Charles
Brooke)妻子玛格列(Lady
Margaret)在1872年所创,其中歌词所要表达的含义是“布鲁克来将住在森林里的达雅人(Dayak)、沙凯(sakai-sakai)文明化。这是很粗俗的种族主义!”
延续以上的背景,卡立嘉化抛出问题:“我要问明志,由衷地提问,他创作这首歌曲,是延续以上的传统(殖民者的偏见),还是另有其他原因?”
他笑言至今没有人如是向黄明志提问,而他以提出此问题为荣。他拒绝预先判断,并呼吁全民聆听黄明志对此问题的答案,而非急着围剿惩罚。
释放潘朵拉盒子的希望
卡立嘉化在总结时说:“在于我,独立50年后,黄明志做的是,(他)掀开潘朵拉的盒子。潘朵拉掀开了盒子时,灾难、瘟疫统统出现,折磨人类。潘朵拉于是很慌张地盖了盒子,但是只剩下最后一个未释放的元素,即希望(hope)。”
他叙述道:“当她打开盒子,最后一个元素,即希望释放时,从此人类不管多么艰苦,都会活下去。”
他借此比喻,形容黄明志掀开了潘朵拉盒子,很多东西释放出来,“包括种族的(指责)、反宗教的(指责)、有叛国的(罪名)”。他接着问道:“但是,谁要释放希望?”
卡立嘉化提醒,这个希望需要由国民建构、诠释,因为当下“国家建构”(nation building)的计划,已经脱轨(terbabas)。
他再举贝多芬的音乐为例子,指贝多芬作了大胆的尝试,将“人的声音”注入交响曲,“因为只有人的声音才能提升人类的希望”。卡立嘉化说,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,引用了诗人席勒(J.C.Friedrich
Von Schiller)在《欢乐颂》的诗句,“神奇的力量结合了被文化习俗分化的我们,所有人成为了兄弟”,造就了贝多芬的音乐成就。
阿敏依德里斯(右图)以马丁路德金的《我有一个梦》(I have a
dream)作为总结,引起卡立嘉化的共鸣,也希望有一天马来西亚人能活在“不是以皮肤的颜色,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”。
坚持黄明志没有犯错、无需道歉的卡立嘉化说:“我们都应该省思,我们也要求年轻艺术家黄明志一同深思,在未来的日子里,但愿黄明志会释放潘朵拉盒子内最后的元素,即希望。”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